
大众网记者 王熠 青岛报道全民配资股票平台
绿色能源产业是青岛“10+1”重点产业方向中突破发展的新兴产业。近日,青岛市政府新闻办组织了对绿色能源产业链的集中采访。通过几家链主企业的访谈不难看出,在能源绿色转型的浪潮中,产业链的完整度与核心技术的掌握水平是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关键,而青岛的绿色能源产业链,在链主企业的牵引下,正展现出独特的“双重优势”:一方面,形成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完整链条;另一方面,在关键环节实现了核心技术的突破,确保产业发展不受制于人。
链主的统筹带动,使链条实现全生命周期覆盖;链主的技术突破,则确保了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。链条完整,带来系统性竞争力;核心技术,赢得发展主动权。两者相辅相成,构成了青岛绿色能源产业链的“双重底气”。
从“单点突破”到“全链条协同”
在绿色能源产业中,链主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规模和市场份额上,更在于能否把分散的环节拧成合力。东方风电作为整机链主,肩负的不仅是制造风机主机,而且是通过在即墨建设海上风电产业园,打造一个覆盖主机装配、科技创新、电机电控及运维服务的全产业链平台。其带动的不只是风电机组的产能扩张,更是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和协同。
汉缆股份作为电力输送领域的链主,从“一根裸导线”成长为能提供全套电力系统解决方案的企业。在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背景下,电缆的可靠性与输电能力直接决定着清洁能源能否“送得出、用得好”。
在储能环节,鹏辉能源的青岛项目总投资约130亿元,建设周期紧凑,三期规划36GWh的产能,是其在华东地区最大的储能生产基地。与传统的产能扩张不同,鹏辉能源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还主动组织招商,把正负极材料、铝壳等配套企业引入本地。这意味着,储能不再是孤立的一环,而是通过链主的牵引,融入更大的产业链条中。
正是在这些链主的带动下,青岛绿色能源产业链完成了从“单点突破”到“全链条协同”的转变。装备制造、输送保障、储能系统、运维监测与资源循环被有机衔接,形成了完整的闭环。
全生命周期的闭环优势
相比一些地方新能源产业还停留在“缺环少链”的状态,青岛的产业链条已具备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优势。东方风电在装备制造环节实现从1.5兆瓦到26兆瓦的全系列布局,镭测创芯的激光雷达技术则为风电开发提供了前期勘测和运行保障。汉缆股份凭借超高压和海底电缆,承担起清洁能源输送的动脉功能,而鹏辉能源的储能电池则使新能源得以稳定消纳。等到电池进入退役期,北辰循环的低碳回收技术又能把“废弃物”变为“再生资源”。
这种闭环的价值不只是理论上的完善,更是实际竞争力的体现。一旦新能源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,青岛能够提供从制造、输送到消纳、回收的全链路解决方案。这种体系化优势,既能减少对外部的依赖,也让整个产业更具韧性。
突破“卡脖子”核心技术,赢得主动权
青岛的链主企业在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,为产业链提供了坚实的底气。东方风电自主研发的18兆瓦、26兆瓦风机,连续入选央企“十大国之重器”,并摘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,标志着中国风电整机技术已进入全球领先行列。汉缆股份则通过联合攻关,首次掌握了750kV超高压电缆系统核心技术,填补了国际“无人区”的空白。
鹏辉能源在青岛投产的智能化产线,以无人化操作和高精度检测实现了生产效率与一致性的提升,同时也在固态电池工艺上取得突破。北辰循环通过与西门子合作,把AI、区块链等数字化手段引入电池回收,实现碳足迹的全程追溯,为再生材料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可信凭证。镭测创芯的激光雷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,不仅降低了海上风电前期勘测成本,更通过实时监测提升了风机运行效率与寿命。
升阳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